今天是:2018年12月6日 星期四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动态

杜军副研究员参加2024年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

来源: 民族研究所 作者: 杜军 日期: 2024-11-25

11月23日,2024年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在宁夏大学召开。此次研讨会由教育部、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支持,宁夏教育厅、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主办,宁夏大学、厦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承办,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博物馆、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银川西夏陵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60余所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文物管理部门、文旅企业的120余名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与中西文明交流互鉴、丝绸之路文物考古新发现、科技赋能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丝路文化遗产与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文化遗产活态传承与文旅融合发展等主题开展研讨交流。

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产学研用合作研讨会自2022年至今已经连续举办3届,旨在发掘丝路文化遗产新价值,探索丝绸之路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新模式,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将高校、科研院所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最新学术理论、技术创新与文化产业实践紧密结合,以实现知识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在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国内外产学研用的创新合作机制,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升级,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搭建起了桥梁,在业界已形成良好的学术声誉。

在分会场讨论中,杜军副研究员做了题为《中华文明包容性视域下初唐中印文明交流的有效媒介》的发言,从大唐天竺使王玄策经丝绸之路请回的人和物来看中印文明交流互鉴,以小见大展现了王玄策在维护唐竺友好关系、推动佛教文化广泛传播、促进大唐与周边国家友好交往的历史功用,印证出中华文明的包容性特征,提出充分挖掘法显、玄奘、王玄策、义净等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资源,助力中国文化软实力增强、国际话语权提高,为盛世中国、和谐世界奉献光和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友情链接:
长者专区
政务微信
关闭